返回

新生,我要造福一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64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李爱国却笑了,那笑容像被炮火犁过的土地般沟壑纵横:“那天河水特别红,老赵的肠子漂到我腿边时还在冒热气。”说着他掀起裤管,密密麻麻的弹片伤痕在夕阳下闪着冷光。

    他轻轻抚摸着那伤痕,思绪似乎回到了那一年那一天,然后用沙哑的嗓音哼起当年的战歌。

    其他几位老战士也哼唱了起来。

    问他们当年,可谁知道他们当年有多痛呢?

    明明上一秒老赵还在说打完仗就回家,下一秒就倒在了被染满血的河泊里。

    四位老人参差不齐的歌声惊飞了梁上的燕子,在某个破音的高潮处,李爱国突然抓起桌上的军用水壶猛灌,却呛得水从鼻子里喷出来——温婉这才注意到水壶布满弹孔,壶嘴的豁口像张残缺的嘴。

    “那天晚上我们打算趁着夜色悄悄接近桥梁,本以为能顺利完成任务,可刚靠近就被伏击了。”老张声音哽咽,“他们躲在暗处,火力全开,我们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也沙哑着声音,“我们身边不断有战友倒下,可没一个退缩。为了让主力部队顺利过河,我们潜在水里,让战友从我们的肩膀踩过去夺取桥梁。”

    “那天很冷,我们几乎冻得快要僵硬了,可我们不敢放松,怕过河的战友摔下。”老周接着道,“可还是冻死了不少人,而我们头上的枪林雨弹让前面的人倒进水里,后面的人哭着继续爬行。”

    老周的话说完,屋里再次陷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赵恒熙拿着采访稿的手攥得紧紧的,突然明白这场采访有多残酷。

    她和温婉自认口才不错,可在此刻都说不出任何一句安慰的话。

    让老兵回忆峥嵘岁月,也是让他们重新撕开心底的伤痕。

    有些痛怎么可能因为时间而淡忘?

    那些越刻骨铭心的痛往往越说不出口。

    屋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,只有挂钟沉闷的滴答声格外响亮。

    温婉眼眶泛红,她轻手轻脚地起身,给每位老人的搪瓷茶缸里续上热水,动作轻柔得如同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在记忆深处的亡魂。

    赵恒熙给几位老战士递上纸巾。

    李爱国接过纸巾擦掉泪水,才接着道,“那天打了十余个小时,我们成功抢夺了桥梁,给主力部队创造了前行的条件……后来……”

    李爱国的眼泪再次掉了下来,“后来历史上总结这场战役……只是短短的一百余字……

    可你们知道吗?这字字句句的背后……是我们的战友……我们的战友啊……”

    李爱国失声哭了起来,“……你们知道吗……他们最小的才十五六岁,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一二岁……”

    “就这样没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小……小山东才17岁啊……”

    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所有人此刻的心情。

    温婉伸出手紧紧握住李爱国,“老班长,您和战友们的牺牲与奉献,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厚重的信仰。那些被历史浓缩成的一百余字,会在我们心里慢慢展开,我们会用行动让更多人看到这背后的壮烈与伟大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人来歌颂那段历史。”老张目光灼灼,望向远方,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场,继续说道:“那时只知道绝对不能退,我们身后是祖国,是亲人。

    “可惜小山东那孩子了,平时就机灵,总想着打完仗回家给爹娘盖间大瓦房,可他再也没机会了……”老张的声音愈发低沉,满是沉痛与惋惜。

    老周长叹一口气,接着说:“战争哪有不死人的,可眼睁睁看着那些年轻的生命消逝,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倒在身边,那种滋味,真的是剜心的痛。现在想想,那些倒下的身影还历历在目,他们的呼喊声、惨叫声……我们从未忘记……”

    赵恒熙眼眶泛红,“前辈们,我们一定把你们的故事完整地记录下来,传播出去,让世世代代都铭记你们的功绩,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。”

    李爱国渐渐止住哭声,用那粗糙且布满老茧的手抹了抹脸,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期许:“姑娘,我们相信你们。这些年,我们也一直在等,等着有人愿意听我们讲讲过去,讲讲那些牺牲的战友。

    他们……不该被遗忘,他们为国家拼过命,他们是真正的英雄!”

    此时,屋内的气氛依旧沉重,可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,一团为了铭记历史、传承精神的火焰。

    挂钟的滴答声依旧规律地响着,似在为这段历史作着无声的见证。

    温婉抹去眼泪,轻声问道:“老班长,您还记得胜利后,看到主力部队顺利过河时,心里在想些什么吗?”

    李爱国微微一愣,陷入回忆,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:“那一刻,心里是又高兴又难过。高兴的是我们完成了任务,主力部队能继续前进,离胜利又近了一步;

    难过的是为了这一刻,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,那么多战友再也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了……我当时就想,一定要把这些活着的、死去的战

第664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